焦点关注:数字经济赛道如何迎来新突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玺 通讯员 王峰


(相关资料图)

日前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主题展区和智能体验区,智能网联车、5G“数字人”、书法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狗等数字新技术、应用新场景精彩纷呈,受到广泛关注。

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在2022年数字中国发展成效评价中,根据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创新等指标,浙江、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天津、重庆、湖北等地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

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E级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训练研发的“天河天元大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是立足国产天河超级算力和智能算力,汇集构建中文大数据集群,由平台自主训练研发的大型模型。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说:“智能计算、特别是大模型带来了一个新的计算范式的需求,即‘低精度智能计算’。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中,天河团队首次提出了柔性体系结构,在支持高性能计算、超级计算、科学工程计算的同时,也适配智能计算。”

有关统计表明,天津依托天河占据了全国超过20%的超级计算算力资源,成为算力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重镇。天河E级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将带来突破百亿亿次的多精度融合超级计算算力。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 年,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规模和服务能力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取得重要进展,已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 5G、村村通宽带”。截至 2022 年底,我国5G 基站数量达 231.2 万个,总量全球占比超 60%。

在创新发展高峰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离不开算力、算法和模型,这其中最为“卡脖子”的就是算力底座的问题。

目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截至 2022 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过 650 万标准机架,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超算发展水平位于全球第一梯队,2022 年最新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中,我国共 162 台上榜,总量蝉联第一,“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持续位居榜单前十。上海、 天津、武汉、合肥、深圳、成都等城市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

数实融合日渐深化

天津港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亮相智能大会现场,这台机器人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等多传感器融合,依托5G、北斗导航技术,无需借助任何标记物,即可实现自动驾驶。

不只是天津港,数字技术正在不断赋能天津更多的工业企业。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旗下的渤化发展应用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全维度数字化、全过程可视化、全信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智能化“五化一体”的“智能工厂”日前投入运行。这也是国内化工行业首个上线运行的智能工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认为,从城市发展定位来看,天津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创新引领能力,将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提升至全国第一梯队,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统计显示,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50.2 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同比名义增长 10.3%。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天津市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有超3.1万家,其中今年1~5月新增注册企业超2600家,月平均增速为67.5%。

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日渐深化。“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说。

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认为,我国各地区在推进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数字系统建设自成体系,难以有效共享和互联互通。

同时,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潜能有待深入挖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数字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强,创新资源存在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制约创新成果转化。数字人才基础薄弱、缺口巨大,重引进轻培育较为明显。目前,数字中国建设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尚未形成。

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享利用还面临众多堵点难点,数据要素潜能有待充分释放,数据基础制度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可利用性不足。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系统化融合有待深化。

专家表示,近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热点,可能显著改变工作、生活、学习、创新方式,对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数字技能培育体系建设与数字应用适老化、适残化、适农化、简约化改造需要及时推进。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认为,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我国应该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持续深化金融、贸易、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关键词: